1.1 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其中消化道黏膜及腹膜脏层毛细血管常受累,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消化道症状及体征,尤以腹痛为常见,常为阵发性绞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发作时可因腹肌紧张及明显压痛、肠鸣音亢进而误诊为外科急腹症[1]。笔者曾接诊过2名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入院时均有剧烈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按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予止酸、解痉、抗感染等治疗无效,后期出现皮肤紫癜、关节症状等,才确诊为过敏性紫癜,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腹痛很快消失。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汤建[2]报道2例SLE均以持续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其中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腹痛仍未缓解而转内科治疗,X线胸片及B超检查发现胸水腹水,经进一步免疫学检查确诊为SLE。另1例误诊为肠梗阻,给予胃肠减压、抗感染、支持等治疗1月余无好转,追问病史,2年前曾有双肘、双膝等关节肿痛史,查抗核抗体(2+)、抗双链DNA抗体(+),确诊为SLE,转内科经大剂量甲泼尼龙、环磷酰胺等治疗后,腹痛很快消失。SLE出现腹痛的机制主要是免疫复合物广泛沉积于胃肠血管,发生血管炎,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从而出现腹痛、腹水等症状。
1.3 急性心肌梗死(AMI):AMI发生腹痛的机制主要是心肌缺血、缺氧时刺激迷走神经,对胃肠产生反射作用,另外,心脏感觉纤维进入脊髓后与上腹部的感觉纤维共同聚合于同一神经元,经同一传导途径上传,因此心脏感觉冲动传入丘脑和大脑皮质后,会使患者产生腹痛的错觉。笔者曾接诊过3例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AMI 患者,来诊时均考虑为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后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AMI患者。
1.4 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引起急性腹痛的原因多为患者病情较重、炎症靠下累及膈胸膜有关。笔者曾接诊过1例大叶性肺炎患者,该患者来诊时高热、急性腹痛、恶心、纳差,初诊为急性胆囊炎,治疗后效果不明显,且后来出现胸痛、咳嗽,行胸片检查示右下肺炎,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痊愈出院。
1.5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可导致全身毛细血管和小血管损伤,腹腔脏器充血、渗出、水肿可引起剧烈腹痛、压痛、反跳痛,甚至腹水。刘吉勇等[3]报道7例流行性出血热均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腹部均有压痛、反跳痛,分别误诊为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及急性阑尾炎,其中1例因上腹痛、发热、黄疸、低血压,以“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中毒性休克”入院,经抗感染、利胆等治疗效果差,急诊手术,术中见腹膜、肝胆表面大量渗血,此时才考虑流行性出血热,查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阳性而确诊。
1.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腹痛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缺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刺激胃肠神经,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所致。另外,酸中毒时氧离曲线左移,血氧解离困难,导致胃肠组织严重缺氧,产生大量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加之蛋白分解后产生的大量酸性代谢产物,均会对神经产生刺激,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腹痛。付芙蓉等[4]报道3例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分别误诊为肾绞痛、急性胃炎,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无缓解,且出现意识障碍、呼吸深大有酮味、肌张力下降、休克等,进一步生化检查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7 癫痫:癫痫出现腹痛的机制是由植物神经中枢及附近部位的异常放电使致肠腔植物神经末梢释放大量乙酰胆碱,导致空腔脏器平滑肌痉挛而出现剧烈腹痛。林其根[5]报道2例以发作性剧烈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无意识障碍的癫痫,间歇期一切正常,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仍反复发作,经内科会诊并行脑电图检查而最后确诊为癫痫。
1.8 破伤风: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引起的腹痛主要是外毒素,特别是痉挛毒素对神经有特殊的亲和力,引起腹肌阵发性痉挛,出现腹痛。周志莲等[6]报道4例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破伤风,误诊为腹腔脏器的器质性病变,检查中发现患者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并有不自主腹肌、腰背肌阵发性痉挛,追问病史,均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确诊为破伤风。
1.9 急性白血病:尹立伟等[7]报道1例以急性右上腹痛伴发热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白血病,误诊为急性胆囊炎,予抗感染、解痉治疗症状未缓解,B超检查胆囊正常,再次行外周血涂片镜检,发现大量早幼粒细胞,进一步行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其腹痛原因可能是病变组织浸润右侧季肋区、刺激肋间神经,引起右上腹牵扯痛。
1.10 铅、汞中毒:刘吉勇等[3]报道2例成人铅中毒,分别误诊为急性胰腺炎、肠梗阻,但各项医技检查均正常,无铅接触史,后经详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因慢性肝病和银屑病而长期服用某中药,查血铅和尿铅均增高,确诊为铅中毒,经驱铅治疗后腹痛消失。
2 分析
导致急性腹痛的内科疾病病因复杂,表现多样,症状体征不典型,临床上很容易误诊,因此,作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腹外脏器或全身疾病所致内科急腹症的认识,尽量减少误诊误治。内科疾病所致急腹症与外科急腹症相比一般有如下特点:(1)症状与体征不相符:腹痛虽剧烈,但腹部体征不明显,无明显腹肌紧张,局部轻压痛或压痛、多无反跳痛、部分患者喜按压疼痛部位。(2)腹痛反复发作:腹痛时轻时重,但短期内病情无明显加重倾向。(3)病史询问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可从其过去史、接触史、外伤史及其发病经过中找到重要线索。(4)多伴有腹腔脏器外的症状或体征:如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胸痛、胸闷、咳嗽、意识障碍等。(5)医技检查有助诊断:短期内血白细胞可增高或正常,一般无感染中毒的血象表现,腹部X线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心电图、脑电图、胸部X线、心脏超声、血生化及免疫学等检查有助于腹腔外器官病变所致的急性腹痛的诊断。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汤建[2]报道2例SLE均以持续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其中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腹痛仍未缓解而转内科治疗,X线胸片及B超检查发现胸水腹水,经进一步免疫学检查确诊为SLE。另1例误诊为肠梗阻,给予胃肠减压、抗感染、支持等治疗1月余无好转,追问病史,2年前曾有双肘、双膝等关节肿痛史,查抗核抗体(2+)、抗双链DNA抗体(+),确诊为SLE,转内科经大剂量甲泼尼龙、环磷酰胺等治疗后,腹痛很快消失。SLE出现腹痛的机制主要是免疫复合物广泛沉积于胃肠血管,发生血管炎,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从而出现腹痛、腹水等症状。
1.3 急性心肌梗死(AMI):AMI发生腹痛的机制主要是心肌缺血、缺氧时刺激迷走神经,对胃肠产生反射作用,另外,心脏感觉纤维进入脊髓后与上腹部的感觉纤维共同聚合于同一神经元,经同一传导途径上传,因此心脏感觉冲动传入丘脑和大脑皮质后,会使患者产生腹痛的错觉。笔者曾接诊过3例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AMI 患者,来诊时均考虑为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后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AMI患者。
1.4 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引起急性腹痛的原因多为患者病情较重、炎症靠下累及膈胸膜有关。笔者曾接诊过1例大叶性肺炎患者,该患者来诊时高热、急性腹痛、恶心、纳差,初诊为急性胆囊炎,治疗后效果不明显,且后来出现胸痛、咳嗽,行胸片检查示右下肺炎,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痊愈出院。
1.5 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可导致全身毛细血管和小血管损伤,腹腔脏器充血、渗出、水肿可引起剧烈腹痛、压痛、反跳痛,甚至腹水。刘吉勇等[3]报道7例流行性出血热均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腹部均有压痛、反跳痛,分别误诊为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及急性阑尾炎,其中1例因上腹痛、发热、黄疸、低血压,以“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中毒性休克”入院,经抗感染、利胆等治疗效果差,急诊手术,术中见腹膜、肝胆表面大量渗血,此时才考虑流行性出血热,查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阳性而确诊。
1.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腹痛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缺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刺激胃肠神经,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所致。另外,酸中毒时氧离曲线左移,血氧解离困难,导致胃肠组织严重缺氧,产生大量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加之蛋白分解后产生的大量酸性代谢产物,均会对神经产生刺激,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腹痛。付芙蓉等[4]报道3例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分别误诊为肾绞痛、急性胃炎,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无缓解,且出现意识障碍、呼吸深大有酮味、肌张力下降、休克等,进一步生化检查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7 癫痫:癫痫出现腹痛的机制是由植物神经中枢及附近部位的异常放电使致肠腔植物神经末梢释放大量乙酰胆碱,导致空腔脏器平滑肌痉挛而出现剧烈腹痛。林其根[5]报道2例以发作性剧烈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无意识障碍的癫痫,间歇期一切正常,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仍反复发作,经内科会诊并行脑电图检查而最后确诊为癫痫。
1.8 破伤风: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引起的腹痛主要是外毒素,特别是痉挛毒素对神经有特殊的亲和力,引起腹肌阵发性痉挛,出现腹痛。周志莲等[6]报道4例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破伤风,误诊为腹腔脏器的器质性病变,检查中发现患者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并有不自主腹肌、腰背肌阵发性痉挛,追问病史,均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确诊为破伤风。
1.9 急性白血病:尹立伟等[7]报道1例以急性右上腹痛伴发热为首发症状的急性白血病,误诊为急性胆囊炎,予抗感染、解痉治疗症状未缓解,B超检查胆囊正常,再次行外周血涂片镜检,发现大量早幼粒细胞,进一步行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其腹痛原因可能是病变组织浸润右侧季肋区、刺激肋间神经,引起右上腹牵扯痛。
1.10 铅、汞中毒:刘吉勇等[3]报道2例成人铅中毒,分别误诊为急性胰腺炎、肠梗阻,但各项医技检查均正常,无铅接触史,后经详细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因慢性肝病和银屑病而长期服用某中药,查血铅和尿铅均增高,确诊为铅中毒,经驱铅治疗后腹痛消失。
2 分析
导致急性腹痛的内科疾病病因复杂,表现多样,症状体征不典型,临床上很容易误诊,因此,作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腹外脏器或全身疾病所致内科急腹症的认识,尽量减少误诊误治。内科疾病所致急腹症与外科急腹症相比一般有如下特点:(1)症状与体征不相符:腹痛虽剧烈,但腹部体征不明显,无明显腹肌紧张,局部轻压痛或压痛、多无反跳痛、部分患者喜按压疼痛部位。(2)腹痛反复发作:腹痛时轻时重,但短期内病情无明显加重倾向。(3)病史询问非常重要:很多疾病都可从其过去史、接触史、外伤史及其发病经过中找到重要线索。(4)多伴有腹腔脏器外的症状或体征:如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胸痛、胸闷、咳嗽、意识障碍等。(5)医技检查有助诊断:短期内血白细胞可增高或正常,一般无感染中毒的血象表现,腹部X线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心电图、脑电图、胸部X线、心脏超声、血生化及免疫学等检查有助于腹腔外器官病变所致的急性腹痛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