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广州科进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职称评审 >> 深圳职称评审走向多元化 试行以考代评考评结合

深圳职称评审走向多元化 试行以考代评考评结合

来源:原创 作者:admin 时间:2009-06-21 20:34:49 浏览:

 

  中兴通讯副总裁谢大雄3年前差点吃了大亏:由于公司不允许员工将公司的研究项目、成果写成论文对外发表,而他因为没有发表论文而在评职称路上遇到了“拦路虎”。好在后来市人事局推出特殊评审职称改革,组织专家评委团以面试答辩的方式让谢大雄破格评上了高级工程师。
  近两年来,随着深圳职称评审的不断改革,有人感觉是评职称的门槛越来越低了;也有人在网上质疑职称评选考的是职称英语,与专业知识风马牛不相及;评的是论文的数量,但很多都是“水货”,一文不值,只要花钱就可以买到,所以,深圳应该在职称评审制度上改革,否则其人才制度将会越来越边缘化。对此,市人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评职称的“门槛”给人的感觉是低了,但事实上“对业绩、能力的考核一点都没降低。”
 
  那么,深圳的职称评审制度弹性有多大?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治疗多年来的沉疴?这种弹性又为专业技术人才评定带来了什么?
 
  评审材料造假普遍
 
  以评审材料的“貌”取人,容易误导评委,进而影响评审的准确性,甚至还有少数评委投“人情票”,影响了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专业技术职称是由国家权威部门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从业资格、经验和水平作出的认定。由于这种评定是政府部门组织的、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在全国范围内受到普遍认可。据了解,目前取得职称的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面向工作一定年限的大中专毕业生实行的初次认定;二是通过全国统一考试;三是通过各省组建的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在这3种方式中,评审是主要方式。
 
  但是,单一的职称评审存有弊端。因为专家们在评审时能够直接作为依据的就是申报者所提供的评审材料,所以,为了提高自身“含金量”,不少申报者绞尽脑汁地将评审材料包装得“光鲜亮丽”,表面上“分量十足”,实际上“水货”不少。
 
  市人事局一位曾参与过职称评审的专家告诉记者,去年他参加化工组职称评审时就遇到过一个典型的案例:有一位申报者所提供的材料包装得很是“丰厚”,材料上写明“科技进步奖第一完成人”,但是他却只有“高中毕业”、“***校经济管理大专”的学历。“我们当时都觉得纳闷:这种学历程度的人,他的所谓‘科技进步奖第一完成人’真实性到底有多高?”为了试一试这位申报人的真实水平,专家们就针对材料中写着的获奖项目的技术要领等相关情况让他作更为详细的答辩。结果这位项目“科技进步奖第一完成人”对专家的提问完全傻了眼。于是专家们私下里都猜测这位申报